skip to Main Content

資產配置有多重要?

資產配置就是將資金分別投資到各種不同的資產類別,經由長期持有及持續投資來降低風險,以達到預設報酬的一種投資組合策略,亦就是:「在風險理財與無風險理財之間求取平衡」。資產配置以系統化分散投資來降低投資風險,並在個人可忍受的風險範圍內追求最大報酬。

投資專家都會將投資標的分散在不同的金融工具上,藉由不同金融工具的不一致性,也就是不會齊漲齊跌之特性,讓各投資經過組合後達到預期的效果,這就是資產配置的優點。舉例如下:

投資者甲,投資10萬元,年複利為5%報酬,20年後總值為26.5萬。

投資者乙,投資10萬元,但投資於5項不同資產類別,其中
2萬元投資全數失利, 最後金額:0
2萬元投資無獲利, 最後金額:2萬元
2萬元投資每年增長5%, 最後金額:5萬元
2萬元投資每年增長10%, 最後金額:13萬元
2萬元投資每年增長15%, 最後金額:33萬元
20年後總值為53.4萬。

兩者投資額相同,20年後卻相差1倍多。

分析投資者乙,雖然將資金配置於不同的資產類別,有些造成虧損,但有些則給予正報酬的回報。由於可控制損失範圍,總績效反而比投資者甲好。這即是『資產配置』的八字箴言:「控制風險、掌握獲利」。

資產配置七步驟

如何在可承受的風險內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及投資組合?以下簡單步驟可供參考:

1、分類:先將平常的理財標的簡單區分為「風險性標的」與「無風險理性的」。「風險性標的」有股票、基金、互助會、不動產、外匯、期貨、選擇權、不保本的投資型保險等;而「無風險性標的」,則包括銀行存款、公債、國庫券、傳統型的儲蓄險、保本型的投資型保險等。

2、分配:依照自己的年齡、投資屬性、市場狀況等因素,決定將多少的資金比例配置到風險性標的與無風險性標的中。如30歲以下者,職涯生活還很長,適合積極性的規劃(30﹪股票、20﹪基金、20﹪傳統保險、30﹪不保本的投資型保險);而30歲以上、65歲以下者,介於保守與積極之間(20%股票、20%基金、20%定存、20﹪傳統保險、20﹪保本型的投資型保險);65歲以上者,因經不起任何失敗的投資計劃,必須以保本為首要原則(10﹪股票、20﹪基金、20%定存、30%傳統保險、20%保本型的投資型保險)。

3、進場時機:選擇適當的時機進場投資風險性標的;而無風險性標的投資計劃,則是愈早開始愈好,可創造時間的複利價值。

4、調整:隨時檢視投資績效,並適時依投資目標與財務狀況調整資產配置計劃。

5、轉投資:將無風險性標的所創造出來的收益進行轉投資,此時可以重複選擇風險性標的或無風險性標的。或將定期定額投資設定停利點,待停利出場後轉投資穩健資產配置。

6、評估:如果風險性標的與無風險性標的都有獲利,則這種資產配置計劃又會產生「交叉獲利」的錢滾錢效果;反之,如果風險性標的虧損了,但至少無風險性標的已經做好保本準備,日後也會有利息或年金的收入,對於整個投資計劃而言,也可達到風險平衡目的。

7、附加價值:最理想的資產配置計劃,必須涵蓋保險商品,免於在理財過程中,萬一遭遇人生風險導致收入中斷,理財計畫被迫中斷,就無法達成理財目標。
但重要的是,不要訂定不切實際的理財目標,因為「目標不易達成,計劃執行就不易貫徹」。沒有人會計劃失敗,但大部分的失敗,都缺乏適當的計劃。有了周全準備,未來享受優質生活的期望,就不再是困難的夢想了。

資產配置的盲點
有些人將『資產配置』予以簡單化,舉例如下:

1.「100-N」配置法:投資人在設定核心部位與衛星部位時,可用100減去自己的年齡來計算自己在風險性的投資比例。例如,20到30歲者資金較不足,可投資時間較限,因此核心比重約20%~30%即可,其餘七、八成資金可放在最具成長潛力的市場產業,以獲得較高的期望報酬。其中,核心部位投資適合將保守、穩健的投資商品列入。

2.「226」配置法:20%以流動性資產型式保留在銀行存款或高變現性資產,20%資金買債券或債券型基金,其他60%資金買股票或股票型基金。

『資產配置』是讓投資者不至於因為某一次的投資失利而賠上所有心血,但絕不是成功獲利的保證。建議採「效率前緣」結合「資產配置」+「對的標的」,讓投資理財成為無限的可能!為了獲得穩定的報酬,降低投資的風險,許多投資者會在「風險理財」與「無風險理財」之間求取平衡,這是大家都了解的基本法則,但是要如何執行呢?

資產配置影響投資報酬甚巨

在一份著名的研究報告中指出,影響投資報酬與風險最大的因素就是「資產配置」,影響程度高達91.5%。

黃 仁典

現職:「賀柏企管科技顧問(股)公司」總經理。
專長:1. 資訊軟體開發整合服務。
   2. 企管顧問暨教育訓練課程開發研究。

This Post Has 0 Commen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