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名片不如加Line? 4個理…
你找的是顧問還是業務
投資理財或買保單亦是如此,理專或業務員是急迫性的要推銷產品給你?或是會依據您的自身狀況提出建議?
現今金融市場蓬勃發展,出現不少亂象,尤其是新商品上市與舊商品停賣時,頗讓人目不暇給。
亂象一:新商品上市
「新品上市期間特惠下殺!要買要快!」
這是許多商品在推出時,最常出現的廣告詞,業者不斷的推波助瀾,誘使客戶趕緊掏腰包。
市場上的金融商品,亦有許多有類似的現象。
2001年,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•奧尼爾(Jim O’Neil)首次提出「金磚四國」這一概念。2003年,再提出『與「金磚四國」一起夢想』研究報告,經高盛證券刊出後,全球關注。2005年台灣的商業周刊亦專欄報導,自此「金磚四國」成為顯學,各家投信亦爭相推出該類型的基金,各理專或業務員無不使出渾身解數,搭此便車,業績一路長紅。
然而購買者有考慮自身狀況,例如,經濟能力、風險承受度、理財目標、資產配置…等因素而購買嗎?將目前仍在市場流通的「金磚四國」系列基金列表如下:
基金推出之際,無不講得口沬橫飛,頭頭是道,然而現在檢視結果,報酬率自80%至-26%皆有之,您是賺是虧?您的理專或業務員有在乎過嗎?還是只是將銷售的佣金入袋,賺了業績,讓您自己背業障?
亂象二:舊商品停賣
「我公司最近有一商品快要停賣,以存款來看,其利率高達2%多,比定存要好,要買要快」。
「這保單對保戶太好了,賣得越多,越容易影響到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,所以就要停賣了」。
「金管會緊盯,保單利率恐再探底;停售效應發酵,分紅保單續熱賣」。
每次的『保單停賣效應』都成功創造一波搶購潮,也讓各家保險公司業務持續性的增長。檢視保險公司業績狀況,年度的業績最高峰往往出現在某保單停售前。
然而多少人只是因為業務員的鼓吹或心中就想要賺保險公司的便宜,而購買了自己不一定需要或合適的商品?
最近因台幣不斷升值,許多保險公司對於去年以來熱銷的外幣保單,又拿出來炒作,揚言要停賣。而業務員趁勢鼓吹,趁台幣升值,不僅可購買更多外幣,亦可享受較優於定存的利率。
然而是否已忘了,去年購買的客戶,雖然已享受3%的利率,但更蒙受了近10%的匯差損。
每個金融商品難以斷言好或壞,端視購買者的狀況而定。
未來有外幣需求者,提早入市購買外幣保單,避開匯差問題,享受較高利率,當是好事;若純為投資,則莫要賺了利差,而虧了匯差。(註1)
投資「金磚四國」系列基金,如果自身經濟能力許可,可承擔較高風險,亦根據自己理財目標與資產配置,並慎選投信公司的基金,那倒沒什麼不好。更重要的是,莫只聽信理專或業務員的片面之詞,誤以為「長期投資、持續定期定額投資」一定幫您賺錢。
歷史告訴我們,2000年聽信理專或業務員之言,「由於資本市場和房地產泡沫的破滅,日本經濟驟然減速,經濟長期停滯,花了近十年時間,終於走出通貨緊縮的困境,即將開始飛黃騰達」而開始投資日本之客戶,即使是每月定期定額投資,至現在2010年,結果竟是低於-20%的報酬率,而何時回檔,仍是未知數,真是情何以堪。(註2)
一個人身上有病痛時,應是上醫院或診所找醫師診斷,而非直接上藥局買藥,畢竟一般人對於醫學或許有基本概念,但畢竟不是專業。
投資理財或買保單亦是如此,理專或業務員是急迫性的要推銷產品給你?或是會依據您的自身狀況提出建議?
審慎評估,莫跟自己的錢開玩笑!
This Post Has 0 Comments